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,不少做得还不错的微信公众号,在拿了投资,开始商业化发展之后,就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公众号了,它们招募开发者,着手做自己的app,似乎只有做了app,才像是一副干事业的样子。 ...
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,不少做得还不错的微信公众号,在拿了投资,开始商业化发展之后,就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公众号了,它们招募开发者,着手做自己的app,似乎只有做了app,才像是一副干事业的样子。如此一来,那些原本只擅长媒体业务的公司,不得不迫使自己同时成为一家技术公司,一家市场推广公司。内容业务当然必须保持专业,此外还要精通iOS开发、Android开发、后端开发和运维、用户运营、引流、预装、合作等等。就算一切都做得完美无缺,有一个问题却仍然很难回答:既然一个公众号就可以解决,用户为什么还要安装你的app?就算装了,用户有何动力如你所愿地打开你的app?
按照平均安装 40 个app计算,中国用户使用超过 10 次的app(可以理解为经常使用的app)大约为 6 个。去掉微信、地图、购物、外卖等必装、必用的app,你的app有多大机会在用户常用的app中挤占一席之地?
这就像当年的淘品牌“出淘”一样,他们相信,只有坚持独立、自主,才能摆脱受制于人、任人宰割、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,才能将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。这种倔强固然慷慨悲壮,但很多时候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没能做好,原本擅长的事情也被耽搁、荒废了。不少淘品牌出淘后就销声匿迹了,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,让人唏嘘。
这事儿其实也容易理解,很多时候我们将大平台视为“别人”,所谓受制于人,就是担心自己成为平台规则调整的受害者。而且我们有种根深蒂固的观念,即大平台都不喜欢平台上的玩家做得太好、太大,以至于拥有了要挟平台的资本和能力,所以平台一定会在规则上压制、打击任何有可能做大的玩家。因为手里握着这样的锤子,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可以作为例证的钉子。比如Facebook不喜欢做大的Zynga,微博不喜欢草根大号,菜鸟不喜欢顺丰。
你开个淘宝店,用户永远都是淘宝的;你做个公众号,读者永远都是微信的。做个独立app,其实就是想把用户和流量抓在自己手 里,就像稻子收进自家谷仓,心才能放得下,毕竟你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天灾人祸。
前些日子娱乐内容遭受飞来横祸,一大批相关公众号被责令关闭,其中不少都是挺严肃、挺正经、也挺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公众号,一夜之间说没了就没了。那时候,像毒舌电影这样的既有公众号,又有app的运营者大概会庆幸,幸亏当初没有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公众号这一个篮子里,否则,遭此大难连个可以临时避难的地方都找不到,更不用说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了。
所以,中国的内容创业者大多数都会变成机会主义者,相信没有任何平台是可以相信的,你能做的,就是把同一份内容,复制到尽可能多的平台,在可以捞取平台利益的时候,尽可能多地捞取。
专业服务:青岛高端建站,青岛网站制作,青岛网站设计,青岛网站制作公司
咨询电话:0532-80759277(7*24小时在线服务)
咨询QQ:63291303
公司网址:www.etongs.net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etongs.net/newsshow.aspx?id=325